成語典資料來源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
版本編號:2014_20151102
版權說明《成語典》公眾授權使用說明

涸水取魚《呂氏春秋.孝行覽.義賞》

義參「竭澤而漁」。
見「竭澤而漁」條。



成語
涸水取魚
注音
ㄏㄜˊ ㄕㄨㄟˇ ㄑㄩˇ ㄩˊ
漢語拼音
hé shuǐ qǔ yú
釋義
義參「竭澤而漁」。
見「竭澤而漁」條。
典源
此處所列為「竭澤而漁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
#《呂氏春秋.孝行覽.義賞》1>昔晉文公將與楚人戰於城濮,召咎犯而問曰:「楚眾我寡,奈何而可?」咎犯對曰:「臣聞繁禮之君不足於文,繁戰之君不足於詐。
君亦詐之而已。」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。
雍季2>曰:「竭澤而漁,豈不獲得?而明年無魚。
焚藪而田3>,豈不獲得?而明年無獸。
詐偽之道,雖今偷可,後將無復4>,非長術也。」文公用咎犯之言,而敗楚人於城濮。
反而為賞,雍季在上。
左右諫曰:「城濮之功,咎犯之謀也。
君用其言,而賞後其身,或者不可乎?」文公曰:「雍季之言,百世之利也;咎犯之言,一時之務也。
焉有以一時之務先百世之利者乎?」
〔注解〕
(1)典故或見於《淮南子.本經》。
(2)雍季:春秋時晉國大夫,生卒年不詳。
(3)焚藪而田:燒光草木而打獵。
藪,音ㄙㄡˇ,密生雜草的沼澤。
田,打獵。
(4)無復:不復可行。

〔參考資料〕
《淮南子.本經》逮至衰世,鐫山石,鍥金玉,擿蚌蜃,消銅鐵,而萬物不滋。
刳胎殺夭,麒麟不游。
覆巢毀卵,鳳凰不翔。
鑽燧取火,構木為臺,焚林而田,竭澤而漁。
人械不足,畜藏有餘,而萬物不繁兆,萌牙卵胎而不成者,處之太半矣。
另可參考:《文子.上禮》
典故說明
此處所列為「竭澤而漁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
據《呂氏春秋.孝行覽.義賞》載,春秋時,晉國將要和楚國開戰。
國君晉文公非常憂心,問大臣咎犯說:「敵軍人數比我們多,要如何應戰呢?」咎犯回答:「我聽說禮不厭繁,兵不厭詐,要打贏這場戰爭,仍然得靠詐術。」文公將咎犯的建議告訴雍季,雍季說:「把澤水排光來捕魚,一定捕得到,但明年就沒有魚可捕了;把草木燒光來打獵,一定可以捉到獵物,但明年就沒有獸可以獵了。
雖然這次用詐術應戰,取巧可行,但下次就沒效了,並不是長久之計。」最後,文公還是用咎犯的建議,打敗了楚國。
論功行賞的時候,雍季的功勞比咎犯高,大臣們勸諫說:「這次打了勝仗,全靠咎犯的計謀,但行賞卻把他排在後面,也許不可以吧?」文公說:「雍季的話,是為國家百世的利益,而咎犯的建議,卻只是因應一時的情勢,哪有把一時之務排在百世利益之前的道理呢?」後來「竭澤而漁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盡其所有,不留餘地。
書證
01.《資治通鑑.卷二八八.後漢紀三.隱帝乾祐二年》:「郭威攻河中,克其外郭。李守貞收餘眾,退保子城。諸將請急攻之,威曰:『夫鳥窮則啄,況一軍乎!涸水取魚,安用急為!』」
用法說明

近義

反義

辨識

參考語詞
竭澤而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