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典資料來源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
版本編號:2014_20151102
版權說明《成語典》公眾授權使用說明

寅吃卯糧〈蠲錢糧疏〉明.畢自嚴

寅年就吃掉了後一年卯年的食糧。
※語或本明.畢自嚴〈蠲錢糧疏〉。
後用「寅吃卯糧」比喻收入不夠支出,預支以後的用項。
△「入不敷出

成語
寅吃卯糧
注音
|ㄣˊ ㄔ ㄇㄠˇ ㄌ|ㄤˊ
漢語拼音
yín chī mǎo liáng
釋義
寅年就吃掉了後一年卯年的食糧。
※語或本明.畢自嚴〈蠲錢糧疏〉。
後用「寅吃卯糧」比喻收入不夠支出,預支以後的用項。
△「入不敷出
典源
※明.畢自嚴〈蠲錢糧疏〉(據《明臣奏議.卷三九》引)臣竊憶年來搜括之煩,沃土亦鮮遺力;參罰之頻,循吏幾無完膚。
凡可為督逋計者,臣部不憚,儘力行之矣。
乃時將季夏,初限大半愆期,豈有司之愚,甘以其官為射的,而狃緩征之小仁,忘巖疆之大恤耶?大都民間止有此物力,寅1>支卯2>糧,則卯年之逋3>,勢4>也。
郡縣止有此敲扑,趲新償舊,則新額之逋,亦勢也。

〔注解〕
(1)寅:音|ㄣˊ,地支的第三位,農曆用以紀年。
(2)卯:音ㄇㄠˇ,地支的第四位,農曆用以紀年。
(3)逋:音ㄅㄨ,拖欠。
(4)勢:形勢,指必然發生的情況。
典故說明
「寅吃卯糧」原作「寅支卯糧」。
在古代,就用「天干」和「地支」來記載時間。
「天干」是指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等十個字;「地支」是指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等十二個字。
把十個「天干」和十二個「地支」配合起來,就是六十個干支組合,如「甲子」、「乙丑」、「辛亥」,從古代沿用到今天。
這裡面,十二個地支字常被用來紀年。
「寅吃卯糧」的意思就是寅年就吃掉了後一年卯年的食糧。
本來,一年有一年的收穫,餘糧還可以儲存以備來年所需,所以正常的狀況是「寅吃寅糧」或「卯吃寅糧」才是。
但是現在的情形是:不但當年糧食已吃盡,還連來年的糧食都預先吃掉了,這狀況正是入不敷出,所以只好預支以後用項的窘境。
明代畢自嚴有一篇〈蠲錢糧疏〉,裡面說到因為政府不斷加重錢糧之賦,所以地方官員為應付上級需求,只有常向百姓搜括,民間物有限,寅年動支了卯年之糧,等到卯年,又繳不出稅來,就只好逃稅了,如此惡性循環,越欠越多,成為難以解決的嚴重問題。
因此,畢自嚴上奏建議朝廷免除舊欠,以澈底解決此種困境。
蠲,音ㄐㄩㄢ,免除的意思。
這篇文章中就用了「寅支卯糧」一語。
「寅吃卯糧」當是從這句成語演變出來。
書證
01.《官場現形記.第一五回》:「我只吃一分口糧,那裡會有多少錢?就是我們總爺,也是寅吃卯糧,先缺後空。」
用法說明
【語義說明】比喻收入不夠支出,預支以後的用項。
【使用類別】用在「預支別款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<01>像你這樣寅吃卯糧,難怪存不了錢。
<02>這種寅吃卯糧的日子,你怎麼過得下去?
<03>小李花錢毫無節制,常常陷入寅吃卯糧的窘境中。
<04>小明只要一拿到錢就亂花,所以經常是寅吃卯糧。
<05>她花錢毫無節制,經常寅吃卯糧,連老本都快要花光了。
<06>只要你肯量入為出,很快就可以脫離這種寅吃卯糧的窘況。
<07>今年的營運不佳,本公司已經寅吃卯糧,動用到預備金了!
<08>因為哥哥擅於理財,所以我們家不必再過著寅吃卯糧的日子。
<09>他不擅理財,又常向公司預支薪水,寅吃卯糧,弄得慘兮兮的。
近義
入不敷出
反義
綽綽有餘
辨識
請參考『辨識1224.html』
參考語詞
寅支卯糧